007小说频道

繁体版 简体版
007小说频道 > 民国之文豪崛起 > 274【汤因比】

274【汤因比】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在没有碳14测量技术的年代,如此复杂的情况,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无解的,只能通过文物做出大致判断。而且费时费力,只这半个月的现,就能让李济等人研究二三十年。

当《大公报》记者接到消息,前来考古现场拍照采访时,周赫煊终于决定离开,还顺走了一只残缺的黑陶杯反正出土有许多类似的陶杯,够他们做考古研究了,少这一件无所谓。

整只杯子平滑圆润,表面散着乌黑的金属光泽。杯口比成年人的巴掌要大些,杯壁薄如蛋壳,最薄部分只有o.2毫米,最厚的地方也只o.5毫米,这烧制技术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。

李济等考古队员,暂时将这种黑陶命名为“蛋壳陶”,因为它跟蛋壳一样薄。

周赫煊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保存着,专门在镇上买了盒子和棉花,生怕把这种极度易碎品碰坏。他并非是贪财,而是想留作纪念,几十年后捐出来给考古界做研究也是可以的。

当周赫煊回到天津的两日后,《大公报》的新闻也随之出炉。第二版的开头,刊载了两张考古照片,一张是蛋壳陶器物,另一张是2o多厘米长的玉璋。

“由清华大学教授李济先生带领的考古队,近日在山东历城(后划归章丘)龙山镇现史前遗迹……经过考古掘,出土大量黑陶器、玉器、石器和占卜器物,并挖掘出一座长宽数百米的上古城墙……据悉,陶器、卜器和玉器当迥异的史前文字……从玉器的种类可以初步推断,这座新石器时代遗迹跟华夏文明有直接联系,或为中国人的远古祖先……”

文章还详细介绍了蛋壳陶,因为薄得太惊人了,现代烧陶工匠根本烧不出如此精美的陶器。

报道一出,立即震惊整个中国考古界,就连南方的一些考古专家都自前来帮忙。

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,此时正在筹划设立历史研究所。他听闻消息后,立即组织人手,并带着考古经费前往遗址现场。

……

而此时此刻,远在东北奉天,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正在实地考察。

此君经常全世界乱跑,从他的足迹而言,可以称得上环球旅行了。他前段时间在日本,后来去了朝鲜,又经朝鲜抵达东北,下一步计划是来北平和天津转转。

自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,亲自接见了汤因比,包括梁思成、林徽因在内的学者,这些天也陪同汤因比到处转悠。

汤因比不但是历史学家,更是国际事务问题专家,在全世界乃至中国政坛都很有名气。其作品《国际事务概览》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赞誉,就连北洋政府和现在的南京国民政府,在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,都会参考汤因比的学术观点。

中国外交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,也会把汤因比的作品拿出来翻翻。因为他的书或者论文后面,附带有国际公约、各国外交函件等重要文件,还有各种国际地图、国际现状图表,这些资料在图书馆里根本无法查到。

“张将军,感谢你的解惑,我想我该离开东北了。”汤因比微笑地跟张学良握手。

张学良半开玩笑地说:“汤因比先生如果能留在奉天,做我的国际外交顾问就好了。”

“哈哈,或许以后有机会。”汤因比可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顾问,他怎么可能留在东北?

事实上,汤因比把中国之行的站定在奉天,就是对东北的国际形势很感兴趣,因为这里牵扯到苏联、日本和中国。说白了他就是来做学术考察的,这些天在张学良那里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。

开了几句玩笑,汤因比突然问:“张将军,你认识一个叫周赫煊的中国学者吗?”

张学良有些诧异的笑道:“他做过我的秘书。”

“那太好了,”汤因比高兴地问,“你知道他目前在哪里吗?我想去当面拜访。”

张学良知道周赫煊很有学术名气,甚至在美国政界圈子也非常出名。但他却完全没想到,居然连英国皇家顾问都如此重视周赫煊。

张学良当即说道:“周先生此刻住在天津,你可以去天津《大公报》馆找他。”

“非常感谢,”汤因比和张学良握手道,“张将军,如果你需要国际事务顾问,周赫煊先生是最好的人选,我也是他学术著作的忠实读者。”

张学良被汤因比这么一提醒,立即醒悟过来:对啊,明诚虽然不愿从政,却可以请他做我的顾问!8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