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7小说频道

繁体版 简体版
007小说频道 > 春秋我为君 > 第三章:氏族传承

第三章:氏族传承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冬,十二月,狄人伐卫。卫懿公好鹤,鹤有乘轩者,将战,国人受甲者皆日:“使鹤,鹤实有禄位,余焉能战!“······及狄人战于荧泽,卫师败绩,遂来卫。

这就是卢布前世学过的文言文《卫懿公好鹤亡国》了,他自然是知道卫国此时的凶险的。

“置之死地而后生,唯此而已!”卢布倒是回答地胸有成竹。

“太危险了,阿布。或许我们可以去试试王宫前的燎庭!”高阳好心提议道,真心担心自己这位伙伴,毕竟如今卫国大乱,狄人兵锋正盛。

齐国的齐桓公特别设有燎庭之礼来招贤纳士,“燎庭之礼”是周礼中只在诸侯间使用的一般用来迎接各国国君的高贵礼仪。而齐桓公将之用来招揽贤才,以诸侯之礼待前来投奔的贤才,以示齐国对人才的重视,以示桓公的礼贤下士。

如今齐国宫殿前的广场上,四周设有火把长夜不息,为贤才照亮。广场中央设有一更大的火炬,如烽火台一般高耸,如果真有贤才前来投奔可以将其点燃,齐桓公在宫中就能看见,会停下手中之事出来迎接。若来者果真是大才,那桓公就会下令将王宫中庭所有的火炬都点燃,并且大开中庭之门,以最尊贵的诸侯之礼来迎接贤人的到来。

“呵呵”,卢布未达先笑:“桓公设燎庭多年,你可见它燎亮过几次,除了十二年前的陈国公子。”

燎庭确为齐国招揽过大才,但卢布却认为更多的只是历史提前版的“千金马骨”之用,让各国士人、乡野遗贤们纷纷知道齐国求贤若渴而已。国君这么忙,怎么可能随便哪个投奔的人才都能见到。

“去了燎庭你也见不到国君,最多只能见见负责此事的上士。他会考核你,再根据你的才能为你安排个职役,大多是不入流的差事,想要成为“士”怕是没那么简单。”卢布出言打消高阳的想法。

也只有各国公子,真正身份尊贵,又有贤名在外的人,才能引起重视,报之以高位厚禄。比如陈国公子陈完,封为工正之职,又封赏田邑。(此后他的后代便以田为氏,一直到代齐。)

高阳不语,他也觉得自己之前燎庭的提议考虑的是简单了。

“光是燎庭自是不行,若能加上我们家族出些力,则或未尝不能如愿,只是······”

说来卢布和高阳二人还算是血缘关系不远的同姓之人,卢氏本为高氏旁支,这在齐国人尽皆知。

西周时期,古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有氏。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辅助周武王灭商的姜太公,他是姓姜,名尚,字子牙,但他是吕氏。所以后世说的姜子牙,姜尚,吕尚,说的都是一个人。

上古华夏只有八大姓,“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妘、妫、姚、妊”,而“氏”则是“姓”的分支,如果同一个祖先的子孙里出现了有成就有封地之人,那么他的后代就以会此祖名或祖地为氏来做区分。

比如姜子牙,他的祖先是姜姓,但其先祖曾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,舜、禹时就被封在吕地,所以在吕地出身的后人们便有了“吕”这个氏。

而后传至姜太公8世孙也就是齐国的国君齐文公姜赤,文公有次子名高,人称公子高。公子高得分封,其封地自然就叫做“高邑”,依照周朝贵族礼仪,其孙“傒”就取祖名封地为氏,是为高傒,这就是齐国姜姓“高”氏的由来。

而高氏又有旁支封地在“卢”,故而其旁支为卢氏。就是高傒的一些后人仍然姓高,一些在卢地出身的后人却姓了卢,算是纪念高傒因功获封卢地。

后世的姓绝大多数都是承袭周代各氏而来,故欲考各姓之由来,必上溯至周。而“赐姓享氏”本是贵族间的一项尊荣,但社会变革下许多平民一跃成为新贵族,原先的姓氏制度也遭到破坏。人人都有姓,姓、氏混言,以氏为姓,姓氏合一。

通过“氏”的脉络,可以很清楚地捋清氏族血缘传承,就像一本简易版的家谱一样。像卢布此人的家族,卢氏传承自高氏高傒,高氏传承自吕氏吕尚,吕氏传承自姜姓,而姜为上古八姓。通过这样的一种“氏”的传承,也让氏族中一些有名望的祖先因此被后人铭记。

注:①高傒(前728年—前637年)姜姓,高氏,名傒,字祖望,谥号敬仲,春秋齐国大夫,在卿大夫中声望最高,公元前686年,公孙无知等作乱,杀齐襄公自立,高傒和国懿仲等用计诛除乱党,并拥立公子小白为国君,即齐桓公。因封地在卢(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),故高氏又有旁支为卢氏。自号“白兔先生”。

在他的帮助下,不光立了两个齐国国君,还帮助鲁国立过国君,所以整个社会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,他帮助齐国率先成为春秋霸主国,让齐国国民享受高等国民待遇。

②陈完(前705-?),春秋时陈国公族,陈厉公妫跃之子,字敬仲;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。

陈公子完由于国内的动乱,投奔到姜姓的齐国,其后代以田为姓,在第五代时有实力来拉拢民心,控制齐国国政,结果在第八代时演出了一幕“田氏代齐”的历史剧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